岳飞真的有收复河山的能力和实力吗?
最后更新 :2024.12.23
岳飞真的有收复河山的能力和实力吗?
-----
网友解答:
-----
岳飞曾写过一首《满江红》,在这首词中,他用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这样的豪言壮语,抒发了誓要北伐中原、收复失地的决心。
在此后朱仙镇会战、大破金兀术时,岳飞还曾对部下说,要
“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
誓要将北伐进行到底。
按照他当年的战略构想:
从襄阳六郡出兵,由南向北,逐次推进,收复开封,然后渡河收复河北失地,最后便可直捣黄龙。
当然,这种构想最终是没能成为现实的。但如果没有宋高宗、秦桧的阻挠,岳飞的梦想有可能实现吗?
一、南宋初期的形势
在宋金战争前期,战争的主动权几乎都掌握在了兵强马壮的金军手中。
从靖康之变以后,金军为消灭赵宋皇室,多次主动南下发动攻击,史称
“虏人用兵不已。今日陷一城。明日陷一邑,侵寻而南,有并吞席卷之志”。
按照这种剧情进行下去,南宋几无北伐的可能。因为宋军在各路战场上往往被动迎战,极少主动出击,偶尔进攻也是大败而回。
比如发生在建炎四年的富平大战,号称40万之众的宋军与数万金军在陕西决战,结果是宋军完败,金军几乎取得陕西全境。
所以,这一时期的宋金战争,金军即便是失败,那也是进攻中的失败,而宋军即便是胜利,那也是防御之中的胜利。
之所以会出现一边倒的情形,与南宋初期的政治、经济、军事等诸因素有很大关系。
01 南宋朝廷在主战与保守之间摇摆不定。
南宋初年,面对金军以及由金国扶持的傀儡政权伪齐的进攻,南宋朝廷分裂为了两派,一派是由张俊、刘光世等为主的
保守派
,他们主张退守长江,与金国、伪齐划江而治;而另一派则是张浚(张浚、张俊并非同一人)为首的
主战派
,主张审时度势,伺机北伐中原。
而宋高宗本人则在主战与保守之间反复摇摆,一旦形势危急便主战,一旦形势好转便求和,这也使得朝廷上的和战之争愈演愈烈。
02 南宋初期朝廷控制的地区太少,且战火频仍、灾荒不断,财政面临着极大的压力。
对于岳飞、韩世忠等一线大将来说,如何攻城略地、抵御外侮是第一要务,而对于宋高宗来讲,国家财政才是天下根本。
“为君难,未有甚于今日者也。中原未复,不可去兵。而再三发输,民力已困。”(《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南宋初年,宋高宗领导的南宋朝廷,在经济上面临着内外两方面的困局:
(1)因为金兵南下,兵火不断,导致流民四起,大片土地荒芜。
原本富庶的东南地区,
本来是朝廷赋税的根基之所在,但现在却出现了“一人耕、百人食”的尴尬局面,
生产力急需一段和平时间来恢复。
(2)是北宋灭亡、南宋初建,
赵宋王朝的基层治理体系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比较突出的表现就是该征的税收征不上来,该剿的匪患无法剿灭。再加之为了抗金,南宋军队的规模大幅扩张,军费大幅上涨,更让朝廷的财政雪上加霜。
03
南宋的生死存亡全赖几大主将守护,而这些人拥兵自重,渐成尾大不掉之势。
建炎元年,宋高宗赵构在应天府称帝,然而接下来就开始了他的南逃之路。
关键时刻,是张俊、韩世忠、岳飞、刘光世、刘琦等将领捍卫了新兴的南宋政权。
不过,宋高宗为此付出的代价是:大将们各领一军,各自为政,而且他们之间或为了争名逐利,或为了保存实力,常常互不配合,难以协调。
如张俊与岳飞之间,张俊与韩世忠之间,岳飞与韩世忠之间都有或大或小的矛盾。
宋高宗本人甚至亲自写了“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这样的话,来呼吁各大将暂时搁置私仇,先为国家考虑。
二、岳飞的抗金战略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会发现,岳飞当初面临的国内形势,其实是十分苦难的。而且,他的敌人还是战斗力极为强悍的金军。可以说,要实现直捣黄龙、恢复中原的目标,其实是困难重重。
为此,岳飞进行了一系列战略准备活动,大体有如下几个方面:
01 组建强有力的岳家军
岳家军是岳飞一手打造起来的队伍,从最早的两千人,一直发展到最后的十万人,涵盖了骑、步、水等多兵种,是南宋最为强大的一支军事力量。
更为难得的是,岳飞坚持“贵精不贵多”的思想,亲自调教出了一支精锐之中的精锐——
背嵬军
。该军种包括了8000骑兵,
这是南宋少有的野战部队,也是可以与金军主力骑兵对抗的王牌军。
而岳飞当年提出的计划是训练“精兵二十万”,以“直捣中原,恢复故疆”。
所以,如果时间允许,岳飞完全可以组建一支在军事上完全战胜金军的部队。
02 建设北伐的后方基地
北伐不会一朝一夕、一劳永逸,它需要N个“郾城大捷”、“朱仙镇大捷”,是一场持久战。
岳飞在收复襄阳六郡以后,特别重视北伐基地的建设,他以鄂州为大本营,大兴营田,发展生产,积极为北伐积蓄人力、物力、财力。据测算,岳飞经营的襄阳六郡,其年收入最高时可供岳家军3个月的支出。
虽然这还不足以支撑整个北伐行动,但无疑可以大大减轻南宋朝廷的财政负担。而如果宋高宗将北伐纳入国策,复制岳飞的“襄阳模式”,财力问题也将不是问题。
03 建立河北敌后战场
或许是因为出身贫寒,岳飞是最早意识到农民力量的南宋将领。在北宋灭亡之际,曾经有无数民众拿起武器,组织义军,投身保卫乡里的抗金斗争中。
所以,岳飞有了“连结河朔”之谋:在从正面战场发动北伐的同时,派遣大量人员潜入敌后,策动义军起兵,在金军背后开战游击战,配合岳家军作战。
在他的策动下,太行山和山东的抗金斗争也才逐渐走出低谷,人数甚至达到了40万人以上,且均以“岳”字作为旗帜。此后金国立足中原百年,中原人民的抗金斗争也始终未曾中断。
04 在战略实施层面,岳飞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尝试。
岳飞于绍兴四年收复襄阳六郡,经过了6年的准备后,他于绍兴十年开始大举北伐,先后在郾城、郾城、朱仙镇大败金军,克复开封已是指日可待。
有人说,岳飞的战绩,有其孙岳珂夸大的成分。我们当然不能完全否认这一点,但从当时的情形来看,金国在经过了灭辽、灭宋战争后,军力进入到了很长一段低潮期,一直就没恢复到他们的黄金水平,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所以,如果岳飞采取稳扎稳打、步步推进的战略,直捣黄龙将十分可期,最起码也可以成功收复北宋故土。
-----
网友解答:
-----
岳飞的故事,家喻户晓,英雄的形象早已深入民心。
当时岳飞被秦桧陷害,硬是下旨从战场上给强召回来,在风波亭中被杀害了。
那么今天的问题是,如果不看历史,我们想象一下,岳飞没有被杀害,继续打仗,他能收复河山,灭掉金国吗?
就我个人以为,凭借岳飞和岳家将的实力,能力,如果再加上皇帝支持的话,收复河山,是肯定没问题的。
当时有句名言,北宋无将,南宋无相,在那时候,南宋有好多优秀的大将,当时岳飞手里也有精兵十多万。不论将才,还是精兵都远远超过金国。
当时的皇帝赵构也想抗金的,也把兵权交给了韩世忠,岳飞等人,也希望打败金兵,安居乐业。
可惜了,奸人当道,秦桧的出现,让胆子很小的赵构想通过和金兵议和,可以达到互不相犯,可以消灾避难,做个长久的太平皇帝。
当时金国表面答应了议和,拿着南宋进贡的钱财养精储锐后,几次撕毁盟约,进犯南宋。
这才让赵构生气,派出岳飞做主帅北伐,岳飞也没有辜负赵构,一路过关斩将,马上就可以收复失地了,这个时候金国又送来投降表,求和信。
赵构的胆小,自私的想法,再加上秦桧的怂恿,就这样赵构改变了以前的想法,发出12道金牌令召回岳飞,就这样失去了一个灭金国的大好时机,也失去了一个精忠报国的大忠臣岳飞。
赵构的左右摇摆,和秦桧的卖国求荣,再加上朝廷的扬文抑武,导致了岳飞难以收复故土,所以我认为不是岳飞本事不够,实在是没给他一个机会而已。
-----
网友解答:
-----
岳飞确实有收复山河的能力,但是,是否有收复山河的实力?这个就比较难说。
大家可以先看一看汉武帝时期,汉朝正是蒸蒸日上,而且处在文景之治之后,国力充沛,汉武帝有雄才大略,以全国之力,倾全国之兵。战斗几十年,都未能彻底解决匈奴问题。
我们再来看一看南宋的情况,南宋是处于北宋灭亡之后。刚刚建立起来的偏安一隅的小朝廷。
赵构没有汉武帝的雄才大略,也没有文景之治留下来的经济基础。
更没有卫青、霍去病这样的善于运动战的高级将领,也没有雄兵几十万,所以说要彻底解决金朝的入侵问题,几乎是不可能的。
但是岳飞收复大宋河山是有可能的,能够恢复北宋的疆域也是有可能的
那就是要坚持持久战,但是岳飞却没有持久战的准备,总是想在短期内直捣黄龙府。
这个与南宋的实际情况是不相符的,南宋没有这样的国力。根本就无法在短期内用武力解决问题。而且宋朝有通过“岁币”的方式,来解决与北方敌国矛盾的老办法。
北宋的宋真宗“御驾亲征”辽朝,结果照样是用赔款来解决问题,宋朝已经有赔款求和的惯例,总是希望通过赔款的方式来解决与北方敌国之间的矛盾。
所以,南宋就希望通过赔款的方式来解决边患问题。只要金朝没有灭亡南宋的战略图谋,那么南宋可能就会采取赔款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这就是说岳飞有收复河山的能力,却可能没有收复河山的实力,这个实力包括军事、经济等硬实力,也包括强势执政的文化软实力。
假如岳飞是东汉光武帝的大将,在汉朝的强势文化氛围内,收复河山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可惜岳飞是在宋朝这样的时代背景,南宋已经是偏安一隅,从1127年打到1141年,已经打了整整15年的消耗战,南宋的国力几乎消耗殆尽,而且大宋朝也有赔款求和的惯例。
所以说,岳飞有收复河山的能力,却可能没有收复河山的实力。
-----
网友解答:
-----
谢谢邀请,我觉得这个问题从岳飞的奏折上可以看出来。
南宋当时分为主战派和主和派,作为不世出的天才统帅,岳飞毫无疑问是倾向于主战的!但是,他和主战派的文官张浚,武将韩世忠、吴玠等又不一样,岳飞的头脑永远比他们冷静,岳飞的眼光总是比他们看得更长远。
比如绍兴六年,刚刚上任不久的右相兼都督张浚召集诸将,讨论北伐之事,这应该是南宋开国以来对外态度最强硬的一次了,此时距北宋亡国的靖康之变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年,距宋高宗赵构被金军打的逃亡海上也已经过去了七年,如今的大宋经过多年的整军经武,拥有了五支精锐部队,从东到西一字排开,完全可以给予敌人致命的一击!这就是张浚的底气,此时他以宰相之名都督各路军马,位高权重一呼百应,北伐呼声日益高涨,可是,一件让人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此次北伐大计在岳飞的强烈反对下未能成行!
“先是,张浚欲征刘豫,会四大将於龟山,问之曰:'欲大举以取刘豫,克复中原,如何?'刘光世请守,韩世忠请进兵。张俊曰:'都督欲战则战,欲守则守。'惟岳飞独以为不可用兵。浚再三问之,飞坚执不可之说。浚以飞为玩寇,议不协而罢\"。——第一百七十七卷《三朝北盟会编》
当时金军并没有占领中原,而是在金与南宋之间建立了一个缓冲国伪齐,刘豫正是金国人立的伪齐儿皇帝。张浚这次讨伐的对象就是他,张浚这个人需要介绍一下,他是四川人绵竹人,二十二岁就高中进士,靖康之变时他是殿中侍御史,眼睁睁的看着金军烧杀抢掠并且掳走了徽钦二帝,从此他成为南宋坚定的主战派,至死不渝的那种。苗刘兵变时,张浚起兵勤王因此被宋高宗赏识并重用,宋高宗派他经营川陕收复中原,临行前张浚夸下海口:“明年上元佳节,你我君臣东京相见”。不过有些人往往都是说的好听做的难看,富平一战张浚丧师失地,消沉了多年!
绍兴五年,张浚再次被起用为右相主持军事,此后一年多来平内御外也算尽心尽力。绍兴六年,伪齐南侵被南宋击败,宋高宗赵构与张浚决定反击,这应该是赵构一生中难得的一次雄起,但是张浚北伐的主张旋即因为岳飞的反对作罢!
张浚对此十分生气,他竟然认为岳飞在养寇自重,这真是对岳飞莫大的侮辱,张浚屡次追问岳飞不可北伐的原因,岳飞却出人意料的没有回复,这更是让二人的关系迅速恶化。岳飞何以如此反对北伐呢?难道这不是他平生之所愿吗?他这么做的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呢?简直让人绞尽脑汁也想不通。
不过咱们先不用绞尽脑汁,因为岳飞随后就给宋高宗赵构上了奏折,把原因前前后后说了个明明白白,正是从这封奏折上,可见岳飞真乃国之良将,国士无双!
岳飞在奏折中说了很多,谈及战略他详细的进行了阐述
“提兵直趋京洛,据河阳、陕府、潼关,以号召五路之叛将。叛将既还,王师前进,彼必舍汴都而走河北、京畿、陕右可以尽复,至于京东诸郡,陛下付之韩世忠,张俊,亦可便下。臣然后分兵浚、滑,经略两河,刘豫父子断可成擒。如此,则大辽有可立之形,金人有破灭之理,四夷可以平定,为陛下社稷长久无穷之计,实在此举”;
岳飞的战略设想十分成熟,一旦北伐,他亲自领兵攻打故都开封,岳家军的战斗力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这一点没有悬念,占领中原要地以后号召伪齐的将士归顺大宋,这样可以节约时间以最快的速度前进,继而收复京畿、陕右。至于开封以东地区,可以交给韩世忠和张俊,之后岳飞分兵攻打黄河南北,肯定可以收复中原,擒灭刘豫!
谈及后勤给养之时,岳飞不无动容的说
“臣闻兴师十万,日费千金,邦内骚动,七十万家,此岂细事?然古者命将出师,民不再役,粮不再籍,盖虑周而用足也”
岳飞深知后勤对战争的重要性,他常年作战,这繁重的后勤补给让百姓吃尽了苦头,南宋初年各地频频造反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面对这样残酷的现实环境,如果一味的进攻,必定会导致天下大乱,所以必须准备充分之后才能进行大规模作战。
还有,岳飞体现了他一贯的谦逊作风,他不居功,把所有的功劳都归于皇帝的英明指挥
\"今日唯赖陛下戒敕有司,广为储备,俾臣得一意静虑,不为兵食乱其方寸,则谋定计审,仰遵陛下成算,必能济此大事\"
最后,最重要的是岳飞多次提醒宋高宗赵构,北伐大计千万不能急于求成,一定要准备充分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岳飞戎马多年,深知军队中的各种问题,如果不加以整治,贸然出兵,则胜败不可知!
比如军队,岳飞所部打起来是没问题的,韩世忠的部队打起来问题也不大,可是像刘光世那样的统帅,他的部队能进行长时间作战吗?刘光世打起仗来历来都是脚底抹油溜得快,可是宋军中这样的将领不在少数,如果不整编军队,靠着这种素质的将领是无法取得完胜的!岳飞要的是完胜,不是一两场胜仗就满足了,他的志向很明确,直捣黄龙与诸君痛饮,这是岳飞的目标。只有做好充分准备,打一场持久弥坚的大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此百姓的负担减轻,大宋也才能从根本上长治久安!
这才是岳飞从根本上发对张浚出兵北伐的,张浚是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范仲淹式的人物,志向远大眼高于顶,加上此时他刚刚起复不久,急需功绩洗刷当年富平之败的耻辱。所以,他总是斗志昂扬、狂热主战,这不能说他是错的,可是有点儿不切实际。
岳飞与张浚不同,他是那个年代不世出的天才统帅,眼光长远思维开阔,他的头脑是保持冷静的,态度是实事求是的,他太明白军队作战是怎么回事了,一支军队若要长期保持强大的战斗力,精神因素固然非常重要,但也离不开强有力的后勤支援,少吃一顿饭的精兵都不是精兵!
宋高宗赵构接到岳飞的奏折之后,大加赞赏,张浚得知后也接受了岳飞的主张,至于当初张浚当着面追问岳飞,岳飞却不回答。我想大概是岳飞当着韩世忠、张俊、刘光世等人不好意思揭他们的短,军队弊病岳飞清楚,张俊刘光世的部队是个什么成色他也清楚,包括韩世忠的部队也有不少问题。四人之中岳飞年龄最小,从军最晚,他跟韩世忠情同兄弟,而大将张俊则是岳飞的老长官老上司,一直提拔他重用他。这种情况下,他只能无言以对,难道把三个人直接得罪完吗?
一切烟消云散之后,皇帝和宰相都支持岳飞的计划,并且因此开始整军,果不其然刘光世成为第一个开刀对象,他部下的淮西军弊病最多,皇帝本想废了刘光世把这支军队交给岳飞,这样一来南宋五分之三军队将隶属于岳飞的麾下,假以时日则北伐大计可成。可最终这支军队却在宰相、皇帝、大将三方博弈之下,叛逃到了伪齐,让南宋再一次遭受空前严峻的危机!
-----
网友解答:
-----
岳飞崛起之后,南宋与金国先后进行过三次战略大决战。
宋金的第一次大决战,是在岳飞收复襄阳后,因为其表现出的咄咄攻势,让伪齐感觉到危机,于是伪齐就求金国和它一块大举南征。
面对金齐联军的进攻,赵构决定御敌于国门之外。因为,经过四年时间的军队扩编,现在的南宋政府,已经组建起刘、张、韩、岳四大中央集团军,南宋政府已经可以很容易调出近二十万精锐野战部队。换句话说,现在的南宋军队,绝对有和金军一战的能力。
在这种背景下,大宋帝国的主力兵团,几乎全都行动起来,皇帝宰相都坐镇到前线;而金、齐也是派出军事主力大举投入。
从这层意义上说,这场即将到来的这场大战,那是标准的战略大决战。
据记载,当时的宋金边界上,南宋一共有八大军区:
下游是“张、韩、刘”三大军区。这是南宋重点防御的地区,所以三个最大的军事集团,都放到了下游。中游是王燮、岳飞两大军区。至于上游,是王彦、刘琦、吴玠三个军区。
其实,单从这个军事部署就可以看出,南宋政府在这场战役中,绝对是用尽了全力,传说中的中兴四将集体出动。可最后的结果呢,单看大宋方面的记载,自然是大宋取得了众多胜利,虽然规模并不是很大,但是小胜不断,关键是,最后还把金国打得撤军。
问题是,不用看金国方面记录,就是看南宋方面的记录,你就会发现在这场战役中,金军不仅深入到南宋境内,还攻破了众多城池。
就连表现最优秀的韩世忠,他在听到金军杀过来后,也是果断放弃淮南,选择退到长江一线坚守。
从这个结果来看,当时的南宋政府拼尽全力,甚至把最强大的“张、韩、刘”三大军区全部调集到淮南坐镇,却依然守不住淮南,只能退到长江一线坚守后击退金军。在这种背景下,如果南宋军队跑去北伐,试图收复中原,后果可想而知。
有很多人说,这是因为岳飞没参与守淮南的缘故,你看岳飞坐镇在襄鄂,金军就不敢从襄鄂一线南下。
这种说法,显然是经不起推敲的,因为此时岳飞在军界的地位,与刘、张、韩还有一定距离,岳家军的规模,也比张、韩、刘的军区小许多,双方还不能放在一起相提并论。
事实上,岳飞是在平定杨幺叛乱,收编了杨幺的大批军队,同时合并了王燮的军区后,才正式有资格与张、韩、刘三人相提并论,所以在当时的背景下,张、韩、刘三人联手都守不住淮南,凭岳飞一个人,有怎么可能有收复中原的实力和能力?
宋金的第二次大决战,是在宋金第一次议和后,由于金国单方面撕毁合约,把原本同意归还给南宋的中原和关中地区再次占据,在这种背景下,南宋政府如果什么反应也没有,实在太没面子。
于是赵构就给各大军区的命令,那就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给金军以狠狠的打击。总而言之,必须得让金国知道,大宋帝国并不是随便让你们金国鬼子揉捏的。
在这种背景下,张俊、韩世忠、刘锜都选择机会对金军发动进攻,并取得一定的胜利。
比如,张俊在宿州亳州都取得了胜利,韩世忠在海州取得了胜利,刘锜在顺昌也取得了胜利。
至于岳飞呢,他在这一战中表现得最亮眼。因为他制订的战略计划,比其它人更牛逼。
刘锜选择的作战地点是顺昌,顺昌距汴梁有600百里;张俊选择的地点是宿州和亳州,韩世忠选择的地点是海州,都距南宋本土很近。
岳飞呢,直接深入到中原腹地,一口气打到汴州附近,按照岳飞孙子的说法,岳飞已经打到了朱仙镇。
从某种意义上说,岳飞其实已经违背了大本营安全第一的原则。所以,他虽然取得了胜利,也被大本营一再告诫,必须抓紧撤军,不得孤军深入那么远。在这种背景下,就有了传说中,十二道金牌召回岳飞的说法。
也正因为这个事件,很多人在说起岳飞时,总觉得如果没有赵构得十二道金牌,岳飞恐怕就要荡平中原,直捣黄龙。但其实呢,这明显就是扯淡。
因为,当时得岳家军说破天,也只是南宋六大集团军之一(张、韩、岳、吴、刘、杨)。如果南宋一个集团军就可以收复中原,那大宋六大集团军一块行动,岂不是分分钟钟都能把金国给灭了。
再退一万步说,岳飞再牛,能比韩世忠、张俊、杨沂中、吴玠等加起来都牛?
更重要得是,说一千道一万,虽然这场大决战南宋军队取得了很多胜利,但结局却是宋军败了,因为这场大战之后,宋军彻底退出了中原,双方又回到了从前的军事分界线。
要知道,这场战场可是南宋六大集团军集体出击,结果却仍然以失败而告终,那凭岳飞一个集团军,又何以能收复中原呢?
后来,金国看大宋帝国不服气,于是又发动了一场战争,这也是宋金第三次大决战,又称为淮西之战。
结果呢,在这场战争中,金军一鼓作气杀到了长江边。刘琦、张俊、杨沂中、韩世忠,都在淮河一线被打得大败,最后退到长江一线才守住。至于岳飞,在此过程中,竟然一直是一个打酱油的。
于是这场战役结束后,大宋终于接受向金国俯首称臣的事实。
面对此情此景,大家真觉得一个岳飞,就能够扭转宋金的整个战略局势,甚至收复中原么?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
网友解答:
-----
其实岳飞有两个,一个是民间传说中的“岳飞”,一个是史书上的真实些的岳飞。
我心中的岳飞—我是听着刘兰芳的《岳飞传》,《杨家将》长大的,岳飞枪挑小梁王出名,岳云大战金弹子,杨再兴,高宠枪挑铁滑车,双枪将陆文龙扫北;那边的金兀术,哈米赤,牛臬把金兀术气死了,自己乐死了,这是南宋;北宋那是杨家将,杨六郎,穆桂英,那边韩昌韩延寿,萧太后…
印象中北宋和辽,南宋和金,杨家将和岳家军对辽和金一直有优势,只因宋太宗和宋高宗太差,潘仁美和秦桧太奸…
后面看了点历史资料,也不是很全,但地图北宋不大,南宋更小。
南宋只比北宋小了部分中原罢了!而北宋前是接着五代十国,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历史中真实的岳飞收复旧河山有没有可能?我想如果宋高宗全力支持一下,打几场胜仗收复北宋的失土有可能;!不过输也有可能!通常逻辑是一般情况下,南宋如果真有必胜的实力,也不会不让岳家军或者是王师北定中原!!!
-----
网友解答:
-----
岳飞的带兵能力毋庸置疑,就连金国有名的元帅金兀术都说:撼山易,撼岳家军难,这可是金国元帅对岳飞的评价。可见,岳飞的能力远非猛将、勇将可比,而是可以与率军元帅相提并论的。
但是,在宋高宗时期,并没有重用岳飞,以充分发挥岳飞的才能。给岳飞的兵力基本上是两三万人,有次高宗本想把淮西军五万人划拨给岳飞统领,但后来担心岳飞实力太强大,又变卦了。朝廷在任用岳飞以及众将上始终是有所羁绊的。其原因就是高宗与金国讲和时,就削弱武将权利;一旦金国违约侵略时,又慌忙使用武将;危机过后,又把武将搁置一边。
南宋军队基本都分散在众多将领手中,没有形成统一指挥,各自为政。这显示出伐金、抗金没有统一协调规划,再加朝廷苟且偷安,忽和忽打,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状态,导致朝令夕改,令国人难以琢磨。
在这种情形下,岳飞即使有收复河山的能力,但宋朝其他人马一团散沙,不听岳飞调遣,仅凭岳家军三两万人马,这点实力若想把金国彻底赶出去,还是远远不够的。毕竟金国也是一个国家,整个军队也有四五十万人。
-----
网友解答:
-----
没有!
这是毋庸置疑的的,岳飞根本没有收复河山的能力和实力。
不仅仅岳飞没有,整个的南宋朝廷团结在一起,君臣合心也还是没有!
实事求是的说,岳飞的胜利都是些战役级别的胜利,无关大局。
两国交战打的从来是政治仗,经济仗,军事仗只是最后的手段。
南宋的政治仗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了——赵构得位不正!
就这个“得位不正”就完全束缚住了所有人的手脚,尤其是赵构的手脚,万一打胜了,万一直捣黄龙了!怎么办?置被掳二帝于何地?
谁能替赵构想出一个办法来?
恐怕到了今天,我们这些拥有事后诸葛亮视角的人也拿不出如何“保护赵构既得利益”的好办法!
我们看赵构一生作为,这个人不简单,风雨飘摇之中力挽狂澜建立了南宋,玩弄秦桧、韩世忠、李纲、岳飞、王伦、黄潜善等人于股掌之间,生杀予夺任随其心,谁也对他没奈何。
然后他安然活了足足81岁,期间还做了14年的“太上皇”,他的儿皇帝对他也是尊敬如神,忠孝两全。
可见赵构控制权力,管理政权的能力如何出神入化了。
他赵构不愿意收复山河,谁又有能力收复山河呢?
具体到岳飞这样一个地方性的前线军事将领,无论他的军事才能如何强大,缺少了赵构的政治支持,经济支持,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
说到经济支持,岳家军有名的“饿死不抢粮,冻死不拆屋”还不是因为一直就有冻饿之虞嘛!
江南富庶之地,粮多钱多,只要转运及时,岳家军完全可以保证生存无忧的。
众所周知,肯定转运不及时呀!
岳飞为什么听“十二道金牌”之令?还不是有求于人呀!
至于说,赵构如果和岳飞真心合一,能不能收复失地,大概可以吧!
但是,直捣黄龙是没有可能性的。
要想把黄龙府拿回来,
大清的历史已经证明了,南面必须靠文化软实力去征服北方蛮荒,然后,被“文力征伐征服的北方“再打过来!顺便把黄龙府带过来。
无有其他途径!
-----
网友解答:
-----
毫无疑问,岳家军已经打垮了金国当时第一名将金兀术所率领金军的主力部队,金军已经被岳家军打的溃不成军,岳家军收复失地指日可待,恨只恨以宋高宗赵构与奸相秦桧为首的无耻之徒在如此大好形式之下竟然与金国签订屈辱的绍兴和义,并残酷的杀害了民族英雄岳飞及其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赵构与秦桧之流将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
网友解答:
-----
答案是肯定的。岳飞当然有收复河山的能力和实力。
岳飞是军事天才,他的军事指挥能力可以说是当世无敌。
岳飞没有上过军校,也没怎么正经读过兵书。他的战略战术都是实打实的“野路子”,但都是他在残酷战斗中不断摸索总结出来,非常实用。
岳飞的战略战术与宋朝官军习惯的依靠步兵大阵作战方式截然不同。岳飞极端重视骑兵。岳家军的核心就是岳飞亲自统帅的骑兵部队。
岳家军的骑兵,都是百里挑一的壮士,再经过十分严苛的训练。成为当时顶尖的骑兵。岳家军的背嵬军,是人马都披重铠的重骑兵,冲击力和防护力不逊于金兵最精锐的铁浮屠。同时,背嵬军又人人都能骑射。所以背嵬军远了用箭射,近了就肉搏。背嵬军有铁骑八千,所向无敌。游弋军也有铁骑八千,虽然略逊于背嵬军,但战斗力也不可小觑。
岳飞的战术,最核心的就是重骑兵迅猛突击。岳家军鼎盛时期,有两万多骑兵。这样一支强大的骑兵部队,使岳飞的战略战术发挥的淋漓尽致。
郾城大战,岳家军背嵬军与金兵主力展开骑兵大混战,以硬碰硬、以强对强,最终大败铁浮屠。此战充分说明,岳家军战斗力,已经超过了金兵。
从当时宋金双方的实力对比看。
总体上,双方实力基本持平。但宋军经过十余年的宋金战争,得到了磨炼,战斗力持续上升。形成了五大军事集团,总兵力达30余万人。其中中线岳飞、东线韩世忠、西线吴玠三军战斗力为强。岳家军拥有十万大军,骑兵、步兵、水军一应俱全,战斗力最强。
到了1140年,宋金战争的形势发生了急剧变化。
金兀术率领金兵主力十余万南下攻宋,结果在顺昌惨败。还没有来得及修整。岳家军全军北伐,直逼开封。先后取得郾城大捷、颍昌大捷等,兵锋直指开封。金兵屡战屡败,主力遭受毁灭性打击。河东河北义军风起云涌,切断了金兵的后勤补给,金兵前线惨败、后方动摇,根本已无力再战。
如果此时,其他几路宋军能够趁机齐心协力一同反攻,恢复河山又有何难?
可惜赵构昏君,不但不派人增援岳飞,还连下十二道金牌要岳飞班师回朝。简直岂有此理。
-----
网友解答:
-----
这个问题得分开看。如果岳飞仅凭一将之勇,而南宋政权又想偏安一隅,不愿和金朝全面开战,那收复旧山河只能是个梦想了;如果南宋政权全力支持岳飞抗战,君臣一心,保证不在背后使绊子,岳飞没了后顾之忧,奋力出击,收复山河的概率会大大增加。其实主要还是两宋重文轻武,对来自西夏、辽、金、蒙古的威胁没充分预料罢了。
------------------
推荐阅读:
我去银行存5万,柜员清点是4万8。如何证明我拿来的是五万整?
同学从查出肺癌,到死亡,一共才20天,肺癌为什么这么可怕了?
- END -
情降不能挽回情降真的能复合吗
在情感的世界里,复合与否常常成为人们内心深处的纠结。尤其是在经历了情感的降温、争...
泰国最有名情降师傅-泰国情降真实经历分享给大家
泰国最有名情降师傅_ 找对降头师很关键!锁心降和...